今年以来,面对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,全区上下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工业生产增速回落。
1-11月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10.77亿元,同比增长3.3%,较1-10月回落1.5个百分点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.7%,较1-10月回落0.9个百分点。
一是五大支柱产业“四升一降”。1-11月,五大支柱产业合计实现产值556.67亿元,增长3.03%,占全部规上工业的91.14%,对规上工业贡献率为84.04%。其中:装备制造业完成232.24亿元,增长48.42%;能化工业完成95.18亿元,增长19.93%;医药制造业完成71.05亿元,增长11.13%;食品工业完成18.63亿元,增长3.6%;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139.56亿元,下降37.09%。
二是能源工业拉动增长。1-11月,能源工业完成产值74.33亿元,同比增长38.59%,拉动工业产值增长3.5个百分点;非能源工业完成产值536.44亿元,同比下降0.22%。
三是产销衔接良好。1-11月,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99.03亿元,同比增长7.36%,产销率98.08%。
二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。
1-11月。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7.59亿元,同比增长9.9%。其中:项目投资完成183.3亿元,增长26.4%;房地产完成184.3亿,下降2.8%。
一是三产投资拉动增长。1-11月,二产完成投资54.6亿元,同比增长25.6%;三产完成投资312.76亿元,同比增长9.7%,三产拉动全区投资增长9.37个百分点。
二是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。随着引汉济渭咸阳北塬城乡供水工程、高科五路(河堤路—伟二路)市政工程项目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快。1-11月,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3.67亿元,同比增长10.2%,占总投资额11.88%。
三是民间投资平稳增长,1-11月,民间投资项目94个,完成投资241.4亿元,同比增长9.2%。
三、消费市场持续恢复。
1-11月,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4.81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。
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限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4.7亿元,同比增长6.8%;限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.11亿元,同比下降46.3%。
按消费形态分,限上餐饮收入4.27亿元,同比下降20.4%;限上商品零售170.54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
按销售类别分,限额以上粮油、食品同比下降4.6%;饮料类同比增长17.2%;烟酒类同比增长19.1%;服装、鞋帽类同比增长8.2%;化妆品类同比增长48%;日用品同比下降5.1%;五金电料类同比增长8.5%;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同比下降11.1%;家具类同比增长13.5%;中西药类同比增长25.6%;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2.7%;通讯器材类同比下降48.3%;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81.3%;汽车类同比增长7.3%。
今年以来,全区上下积极分析、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千方百计采取多种精准措施,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。总的来看,秦都经济发展压力大,韧性强,随着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,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较三季度有所回落。下一步,全局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,加强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,加大新增企业的摸排、培训力度,确保达规企业应统尽统。不断加强经济增长基础,确保全年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。